古人总结了人生的四大喜事,分别是“久旱逢甘霖”、“他乡遇故知”、“洞房花烛夜”和“金榜题名时”。
其实这些放到现在也还说得通,其中新婚之夜是让人非常激动的时刻,现在的洞房比较简单,但是古人入洞房的时候是有着一整套的规矩的。
古代新婚夫妇在婚堂对拜后,司仪会喊一句“礼成,送入洞房”,此时婚礼就算是结束了,然后就开始洞房了。但是在闹完了洞房之后还不能直接行周公之礼,因为还有一套程序没走完。
一、和卺之礼
卺就是瓠瓜,现在说的苦葫芦,因为味道太苦,不是用来吃的,通常是晒干后劈成两半拿来做水瓢用。古人用来作为喝酒的器具。而古人的合卺之礼,就是新婚夫妇在洞房后喝的交杯酒。
二、合髻之礼
在行完合卺之礼后还不能着急,还要弄一个“合髻之礼”,顾名思义,髻就是头发,这里指的是夫妻双方各剪下一缕头发卷在一起。意寓着同心同命、白头偕老、永不分开。
这一系列礼节乍一看虽然有点复杂繁琐,但也是对新婚夫妇的一种考验,双方需要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一整套流程,二人的交流也在这得到促进,在合卺于合髻的互动中双方感情得以提升。
而且在我国,这些礼节也并非是汉族才有的,以前东北的满族也有着类似的礼节。比如新婚那天,新娘来到夫家,行完了交拜礼后,新郎新娘坐在床上行合卺之礼。然后两人坐在被上,面红耳赤,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。
(图文来自网络,侵权联系删除)